旅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车持强到省城规院调研指导
2023-05-25扫一扫,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19-12-17来源:总工程师室作者:冯雪琪
凝心致远,聚力向前。12月16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正式启用,该办公区主要提供我院建筑设计院等部门进驻办公。我院领导班子、各部门领导、建筑设计院全体员工以及业内嘉宾共同见证这一期待已久的重要时刻。
邱衍庆院长接受广州海鸿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代表祝贺
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依托我院强大的平台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建筑设计院始终围绕着“构筑团队,精心设计,优质服务”的目标前行,如今已发展成为近百人的设计团队。所有成绩,离不开每一位与我们携手共进的GDUPI人。
未来,海尚明珠智慧园将作为建筑设计院业务发展的大本营,充分利用61年积累的经验和案例,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乃至全国提供整合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区域内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打造更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
这是我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建筑设计院扬帆起航的新起点。未来可见,当初我们憧憬的未来都将实现。未来可期,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拥抱变化,我们定能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综合强院。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院领导想对大家说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领导合影留念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
邱衍庆院长表示,珠江潮起海珠湾,海尚明珠粤规院。为努力打造在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综合强院,建筑设计院是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尽管目前正在爬坡过坎,但相信建筑设计院团队能够凭借专业能力和前瞻洞见,众志成城,迎风破浪,助力全院更高质量、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钱中强
钱中强书记表示,在历时一年多的过程中,我院高度重视,多次沟通研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和努力付出,才得以落成。今后,这个办公区将成为我院生产办公场地的延伸地、我院技术交流的新平台、对外学术研讨的新窗口。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
马向明总工程师表示,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的启用,对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意义不止是办公空间的扩大,更是激发我们无限创意的新支点。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设计院院长王晖
王晖副院长表示,依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建筑设计院这支攻坚克难的队伍,未来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做好、做精每一个项目,为这个行业进步做出贡献。
“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是地标,但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文化能在众多公共建筑中铸造地标”。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01.走进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
我院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启迪中海科技园内(海珠区沥滘振兴大街10号),距离珠江咫尺之遥。新办公区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一线临江,植被茂盛,环境优美,为两栋两层独栋式办公楼(9、10号办公楼),原建筑功能为滨江餐饮,现根据我院业务发展需求,将其更新改造为总建筑面积达3200㎡,可同时容纳近250名员工办公的文化创意场地。
值得一提的是,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未来将作为我院建筑设计院等部门的办公地点,而该办公楼的更新改造也是建筑设计院一手打造的精致作品。
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改造过程中, 建筑设计院在积极改善建筑的采光、通风等物理性能之外,兼顾空间和功能的流动性与开放性,创造出了一个开敞通透、具有时代感、带有面向未来的趣味性的办公场所。
其中建筑设计院办公区主要集中于10号办公楼,首层空间以大堂接待、大数据中心展示、建筑专业办公为主,二层空间则以领导办公室、规划院50人工作营、结构以及设备专业为主,设计师巧妙地布局为两层使用主体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
设计之初,设计师遵循密斯“Free Flowing Space”(流动空间)的设计主旨,室内改造设计不应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体量组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采用象征性地分隔,而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实现通透、交通无阻隔性或极小阻隔性。
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把阻隔空间的一些隔断减到最少,使空间不再根据功能分成独立的个体,而是仅作简单必要的分割,使大部分空间连通。同时,偌大的落地窗设计,引入室外滨江自然景观,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丝与自然融合的机会。
经过对功能及流线的整理,划分出水平和垂直两个不同的空间体验,并由一个方正灵巧雕塑般的全橡木质感 “盒子”进行“空间控制”——即“Brain-storming Place ”(头脑风暴场所)。
这个“盒子”横亘在首层中心对称点上,在隐藏结构的同时清晰表达出了设计师对舒尔茨 “Genius Loci”(场所精神)的理解,即人的存在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通过“盒子”寄托了建筑设计院往后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情感表达,最终希望能让空间的物质体验和精神感受达到和谐与统一,也给这个强调合作共赢、开放共享以及创造力的场所引入了一个精神上的标识和图腾。
田甜
海尚明珠智慧园项目负责人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院
Q1:如何理解公共空间设计?
任何一个公共空间背后都有它的行业属性和企业文化,所以要做好一个办公公共空间首先要先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愿景,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最基本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心理需求是轻松的、开放的、艺术的,而不是以往传统的、沉闷的、枯燥的。这样一来也就加大了公共空间设计的宽度、包容度、以及自由度,这也刚好适合当代人的心理诉求。
我始终觉得任何设计都不能脱离开人,设计上升到一定阶段其实人的感知是第一位的,在理解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合理的规划空间、动线、比例、尺度、质感等,最后还是要上升到心灵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打动人,当然办公空间也不例外。
Q2:建筑设计师做办公空间设计的时候最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考虑的是功能布局,不能被许多行业条条框框所束缚,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站在使用方的角度,身临其境体验其使用状态,这样才能做出独特的、打动人的设计。其次,在符合企业属性的同时,也兼顾到员工的配套生活使用需求。
Q3:和以往为甲方设计项目相比,为本院设计办公空间有什么不同?
本次设计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在传统商业建筑中创造出符合现代需求的办公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少即是多”的设计法则,在空间的规划上因势利导,通过对空间的重新配置和不同材料、颜色的组合应用,摆脱了原始平面的沉闷和束缚。新的办公公共空间材料色彩主要以橡木黄与黑白色相搭,辅以复古黄水泥自流平,整体感觉清新简约,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为日常生活植入了鲜活、自由的气息。
作为设计概念的出发点,建筑师在原本呈现出漫反射状的空间中植入了“头脑风暴盒子”—— 一个性格鲜明的焦点场所。
室外主入口门头采用耐候钢板焊接、室内天花裸露综合管线,地面采用水泥自流平,非线性参数化设计的橡木色竖向方通做内外空间隔离等,整体给人自然与开放的工业风感觉。
新办公空间在思考如何增加了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但同时保证一定的隐私性方面做了独特考量,即从办公家具设计着手,摒弃以往设计院常用的一字型流水线模式,大胆采用 “Y”型办公桌,并与“Y”灯光融为一体,每六人可自由组合成一个工作小组,分工合作,高效共赢。同时,除基本的办公需求之外,多重服务性空间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如在每个工作组附近均设置了小品绿化,亦或是休闲讨论空间,为办公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Q4: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有什么设计亮点?
海尚明珠智慧园办公区的空间设计原则,同GDUPI人秉持的开放、坚韧和创新的理念密不可分。在这里,工作几乎成为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无聊和乏味的传统办公室不复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此处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动关联。
空间组织上,设计师运用流动、组合、嵌套、咬合等小建筑表现手法,通过色彩与材质的强烈对比安排了三重视觉聚焦。
室内设计上为了延续建筑“简洁高效”的设计理念,在各区域采用竖向及横向元素,打破大面积的色块所带来的沉闷感。
配色上,为了体现办公空间“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整体空间采用白色和橡木色,利用横纵交错的线条,体现专业、高效、冷峻的形象和极简、克制的设计哲学,演绎出极简纯粹、有机自然的空间氛围。
在工作区域的设计中,我们把握住功能流线、秩序清晰,空间简洁、干净的原则,用较为克制的适度设计与根据现有空间条件对症下药的轻量介入理念,只保持为同事习惯好用的常态化格局。使大家在搬迁之后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去重新适应环境,而能迅速安心的投入工作,同时尽可能的开放式办公能保持各部门之间的高效运转。
公建是我们的强项,但我们不是只有一种建筑表达,而是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中的一个准线是,我院建筑设计院一贯坚持完成高质量的建筑。“高质量”体现在建筑的个性、高辨识度层面,以及对细节和完成度的把控。极致简约的背后,是我们对细节的不吝追求,反复打磨,坚持匠人之心,做到尽善尽美。